返回

大国无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零九章 共和国的底线
返回目录
    
    正当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冈瑟?吕特晏斯和舰队参谋海因斯曼,为了第三帝国海军未来命运所忧虑,为了如何应对英美两国强强两手而深思之时,原本就属于德国海军作战舰队高级参谋的七名军官,作为德国第三批访华流团军官员,他们正在共和国首都下榻的美森斯顿国际大酒店一间会议室里,商议着属于他们此行的任务。[书签:] ~

    抵华以后,流团并没有立刻展开工作,而是像之前的两批流团员一样,在共和国政的安排下游览首都及其周围的着名景点,空闲时间里,流团员甚至还可以上街购物,领略一下别有风味的东方大都市,这一次也是一样,第三批访华流团也是按照两国相互往所形的传统,颐和园、、八达岭城、故宫、天坛等,就连王井也去游览了一番。

    好在共和国政知道德国目前正处于战争状态,其国机器纷纷都是以如何战胜敌人而高速运转,承载了重要使命才辗转飞抵共和国的第三批访华流团,虽说在旅程耗时上比前两批节约了不少时间,因而按理说有更多的时间来游共和国,可毕竟流团的科学、军官和政官员都不是孩子,此次来华主要任务也不是旅游消遣,难以退却东方大国的好客盛情,当然大好的战争形势之下,他们一天两天还是“得起”的。

    因此,元旦节这一天,德国第三批访华流团是在“乐”中度过的,不过第二天他们当中就有一部分人正式踏上北去参观之旅,首先要参观便是共和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哈尔滨重型设备制造公司,还有沈阳机、共和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飞公司等,但这些餐馆都与此时此刻仍然滞留在美森斯顿国际大酒店里的七名德国海军军官无关。

    德国海军在第二次技术贸易中功收获了至关重要的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技术,也就是aip技术,该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对德国船舶工业制造平提升可谓是一场及时雨,使用了该技术的新型潜艇具备了以前常规柴油动力潜艇难以比拟的潜航优势和静音优势,也可以说如今德国潜艇狼群能让美英两国海军忌惮不已,也是因为有了该项技术的引进。

    当然,也正是因为中德两国有了在aip技术方面的功“流”,食髓知味的德国海军自然知道如今他们的大好局面是得益于谁,又是谁赋予了他们如此难以想象的实力,光是回味一下大西洋海战的整个过程就不难发现,倘若装备更为先进雷达设备、辅助计算设备、火控设备等昂贵电子设备的不是德国海军作战舰队,而是英国皇海军本土舰队,那么大西洋海战的胜利,究竟还会落德国吗?

    显然,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将不可能赢得胜利,很有可能会遭遇到一次比日德兰海战还要的失利,而这样的失利,对于辛辛苦苦积累、“偷偷”发展起来的第三帝国海军而言,最主张发展大国海军的希特勒暴跳如雷肯定是必然的,更为重要的是,德国覆灭英国的希望将随同他们的xx一样为海上泡影,空无而且空。

    上帝没有偏袒,他忠实的见证了德国人的努力和付出,德国海军向共和国支付的大笔大笔货款为他们的海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这种好处也变相刺了战争失败方的英国面子的与共和国展开军事贸易,也希望借助共和国的军事技术助来一个快速见效的“拔苗助”式,可已经知道中德合作好处多多的德国海军,又岂能让英国人占了便宜?

    德国情报部很早就获悉英国方面,继中英贸易也就是那次涉及七十多亿元人民币、三百多万吨物资的易之后,英方为了战争继续而有了更多的需求,经过德国情报部安xx在英国内部的特工、间谍们心搜集,重要的高机密情报他们虽然没有得到,但他们却得到了一个令人惊悚不已的情况,英方或将组织流团赴华“流”。

    不管这个情况正确与否,在战略布局方面,就曾考虑到一旦德国实施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试图一举解决英国,美利坚参战将为必然的希特勒,已经认识到美国为同盟国一员、为第三帝国敌人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因而他在德国国防军事情报局局冯?卡尔藤布隆的提醒下,第一时间就是想到了拉拢共和国。

    希特勒知道,光是凭借中德两国政层面上的两次金额的军事技术贸易,以及民间日益增的贸易往来,是不能够让共和国为德国战争盟友的,他也知道只在乎利益的共和国,也绝不会因为丁点儿贸易利益而为英美一方员,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胁之前,共和国将会是世界上最坚持中立,甚至比明面中立、暗地里却偷偷支持协约国的瑞士还要中立,所以希特勒并不担心经济和工业实力冠绝全球并且军事又超乎强大的共和国,会坏了他的好事,他也不允许别人利用共和国来坏了他的好事。

    英国既然想效仿已经功和共和国做过两次技术贸易的德国那样,组建自己的流团来华流,希特勒自然清楚,倘若是在战区内,他一定会想方设法死英方流团,最不济也要阻挠他们到亚洲来捞取技术回去充实国防,一旦流团出了战区尤其是到了共和国,那德方也必须争取得到共和国的优先照顾,要求共和国不出售技术给英方是不可能,但最少也应该考虑到中德两国友好合作的过去,出售更为先进的给德方。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希特勒甚至授权同意了让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大规模前出大西洋,去遂行所谓的破任务,实际上这一命令的背后,也含着希特勒要阻挠或者是迟滞英方流团到华速度的心思,而从最新获得的情报来看,英国访华流团功逃了德方的拦截,正向共和国在斯湾地区进发,估计是要去共和国在伊朗阿巴斯海空基地。

    只要到了伊朗王国的阿巴斯,他们亮出访华流团的身份,肯定会很快获得共和方的助,快速飞抵共和国首都与有关部展开洽谈,毕竟去年十月份的那次中英贸易,足足为共和国带来了七十多亿元的订单,这些订单将会产生上百亿的辐效应,会给不少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增加了一定的工作岗位、有利于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共和国一定不会拒绝自主自愿送上来挨宰的绵羊,虽然德国第三批访华流团也是去挨宰的,可毕竟德方已经借助前两次贸易基础具备了更强实力,这一次来是冲着更高端技术的,挨宰也愿意。

    于是乎,在共和国元旦节第二天,德国第三批访华流团中的那些个专、陆空军军官们就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北去的参观旅程也是有原因的,而这属于德国海军的七名军官之所以仍然要留在美森斯顿国际大酒店,那也是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和打算。

    “从我们已经得到的回复来看,共和国海军部是很高兴我们来华的,或许这是属于东方人一种特殊的礼貌、文明大国应有的礼节,但我们不应该否认的是,他们很高心的背后也是看重中德两国海军合作的美好未来,能够为他们带来利益的我们值得尊重”

    七名德国海军军官中,军衔最高的、隶属于德国海军作战舰队“预备舰队”高级参谋的尼尔斯上校,“预备舰队”是暗指德国海军作战舰队中那两艘目前还在海试中的舰队型航空母舰及其附属舰艇,身为该特殊舰队一高级参谋的他,在启程访华之前被三个人嘱咐过,第一人就是第三帝国最高领袖希特勒了,一个是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另一个则是他的顶头上司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司令吕特晏斯。

    希特勒、雷德尔、吕特晏斯,给他的嘱咐都是要争取一切有利条件,向共和国学习航母使用经验与战斗经验,最好能争取登上共和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实地观摩”,最不济也要向共和国讨教到一些经验,这对于快速促进德国海军掌握航母作战方法很有效果,虽然共和国海军得来这些经验很是不易,但谈判谈判,只要肯坐下来谈,德国方面就可以做出适当让步,反正务必要向共和国学习到有关航母战斗群的一些东西。

    “上校,虽说xx海军部已经做出了回应,并且安排我们在明天与他们展开商讨,可我们似乎不能太过于得意了,毕竟我们并未在请求中说明,我们此行过来,是要比aip技术还要贵重的航母战斗群使用与战斗经验,如果我们在请求中说明了这一要求,共和国海军部能否做出礼貌回应,或许还是一个的问题”

    “你是害怕我们明天坦诚开来,自己被骗上当的共和国会发难?我可以这样理解你的话吗?少校”

    尼尔斯有些质问般的问道七名军官中,唯一一名来自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哈里弗斯少校,航母战斗群中不能缺少对潜艇战熟悉的军官来安排战斗群的反潜事宜,这一点德国海军还是知道的,而哈里弗斯少校就是负责未来德国海军航母战斗群中舰队反潜任务的军官,此行过来也有向共和国取经的使命,但哈里弗斯天生就比较注重细节,从刚才的话中就不难看出,哈里弗斯对欺瞒真实目的的邀请共和国海军流,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不,上校,我是认为,我们应该坦诚的向共和国海军表示我们此行的目的所在,我们需要的技术很少,我们需要的是经验我相信,如果共和国海军愿意与我们流,那么他们会酌情给予适当的回复……”

    “我也赞同哈里弗斯少校的意见”

    西弗林斯少校打断了哈里弗斯少校的解释,是未来德国海军航母战斗群航空作战参谋的他,是一支航母战斗群中让航母舰载机扬避短,发挥出其应有的攻防效能的重要军官,甚至可以说是承担将航母舰队指挥官命令转化为实际作战行动的关键所在,他的能力甚至关乎着一支航母舰队的作战能力,因此他虽然挂着少校军衔,他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从尼尔斯略显尴尬的神中就可以看出,尼尔斯没有料想到西弗林斯竟然不同意自己的做法。

    “我会慎重考虑各位的意见,但就已经发生的此事,我可以向诸位道歉,是我太急于求了”

    尼尔斯主动的向同僚们致以了歉意,大伙也都明白,现如今德国海军期盼已久的两艘航母总算是服役了,也正在罗的海展开秘密的、大规模的海试训练,可在航母战斗群具备强斗力之前,美英两国竟然勾搭上了,光是英国皇海军,德国海军还自认为能够收拾,可就在要彻底解决英国皇海军本土舰队这个大毒瘤的关键时期,美利坚这个子养的大西洋舰队竟然要xx手进来,一旦美英两国海军联手,那么对于德国海军而言,不战也得战,一旦开战,战胜的概率又很,唯一的可能就是快速解决掉英国皇海军后全力应对来自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挑战。

    如何快速解决英国皇海军本土舰队,这可不是已经到了共和国的尼尔斯等人所应该考虑的问题,要为之头疼的是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司令吕特晏斯和参谋海因斯曼,哈里弗斯、西弗林斯等人在共和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给装备了航母以后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拼搏出一个快速的“灵丹妙”出来,共和国海军则是他们讨的对象。

    很明显,身为七个人中核心的尼尔斯上校,急于求的心态让他有些着急了,“求医问”的急切几乎都快让他有些“不择手段”了,而其余六人也很快表示了理解,对于尼尔斯这个有些莽撞的举动也原谅了,这方面也是因为无论此行他们能否“讨”功,只要是在航母战斗群上服役,那么尼尔斯上校就会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上司都主动承认错误了,下属哪儿还有不原谅的道理,更何况是在军队这种阶级深严的体系里。

    “那好,我们也太过于着急,虽说我们七名军官都不懂如何谈判,但我相信,共和国海军在知道参与两国海军流的是七名军官,而并没有一名谈判专,他们也不会安排出能够为难我们的角出来,再有就是,如果双方都是纯军事人员参与谈判,那无论谈判败与否,大都不会拖拖拉拉,谈判时间越短,至少对我们也更有利一些”

    尼尔斯上校这话说得不假,七名军官中谁都不是谈判高手,在军队服役中谁又会去潜心研究如何谈判,要知道如果不是因为德国海军急于让航母具备战斗力,他们这辈子能否到xx来一趟都是问题,而就在他们考虑着第二天如何与共和国海军流的时候,在共和国海军部里,围绕着如何与德国海军展开流,也有着一场讨论,并且此次会议的级别还不低,共和国海军司令陈绍宽上将也在会议现场,不过他还尚未吐一言一句。

    “德国海军七名军官代表,此行访华目的已经通过军情局的报告了解清楚,从他们与其国内往来的密电来看,他们此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学习经验而非购买技术。”

    发言的是共和国海军部的一名名叫袁志国的少校参谋,在他的周围还有数名高级军官,都是海军部里军官,没有一名是来自于共和国海军三大舰队的,换而言之,德国海军要与共和国海军流的事情,对于共和国海军而言,消息传播的范围仅限制于海军部,任何一支舰队都尚未得到德国海军此行过来要讨取航母战斗群相关经验之事。

    担负与德国海军方面涉的袁志国少校在会议开始之时,就向所有列席会议员分发了一份材料,心准备过的他在把这份材料可谓做得相当的内容丰盛,不仅有由共和事情报局欧洲科提供的有关德国第三批访华流团的所有资料,员名单、履历、目的等,甚至还包括了部分军官的人事,像德国海军尼尔斯上校,就了重点关注的目标,因为他很有可能会为德国海军作战舰队现任参谋海因斯曼的继承人,前提条件是德国海军作战舰队能真正建设为一支以大型航母为主的现代化海军,而不是一支潜艇和面舰队作战的跛脚海军。

    另外,袁志国还在材料中加入了一些对德国海军目前战争形势的分析,包括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当前最新取得的一些战绩以及其动向、德国潜艇部队的动向,以及从共和国购进的特殊装备在德国海军使用状况等,当然德国海军此次到华是流而来,并不是共和国的敌人,因此袁志国丰厚的材料中,并未分析德国海军未来动向,只是在装备需求、经验流等方面,对德国海军的流要求做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分析。

    “第一次中德军事技术贸易,由于贸易技术重点在于提升其国内工业平和陆空军装备平,因此85亿美元中真正让德国海军得益的技术并不多。第二次技术贸易,德国用于购买我事技术及其部分装备和生产线,费了134亿元人民币,这一次德国海军是获益大头,尤其是以aip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海洋军工技术,快速提升了其船舶工业实力。”

    “现如今,他们想与我国来第三次技术贸易,很明显这一次他们渴求的技术将不再是低端的,已经具备一定工业与科研实力的他们渴求的是更为高端的,从他们陆军渴求的新型大口径火箭炮技术、直升机技术到陆地战场通讯技术,到空军需要的喷气式发动机技术到新型航空材料与以机载雷达为代表的电子技术,再到德国海军需要的高能潜艇耐压钢、大型切割和锻造设备与航母战斗群使用和战斗经验,他们的技术贸易需求,量并不大,但全部都是他们目前缺乏的并且认为经引入后,会大大提升其自身能力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都是已经在我国身上体现出了熟特点的。”

    “另外,我还从军情局打听到了一个消息”

    袁志国见自己说了半天,包括海军司令陈绍宽在内没有一个人发言表达意见,便抛出了一个话题,效果很不错,因为此话一出,包括陈绍宽在内所有人都给他行“注目礼”了,都把他盯着,听听是什么消息。

    “据军情局称,一直被德国空军视为重要机密的‘黑骷髅’战斗机中队,这支清一的装备我国飞公司所生产外贸型的cf03战斗机,也就是外界所称的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喷气式高亚音速战斗机的部队已经公然亮相了。由我国国航的一架包机所临时充当的美国外专机在赴德撤离外人员的返程过程中,两架该中队的战斗机扮演了护航角,而此事美德双方皆知,但美国方面虽然愤慨,但并未作出任何反应,德国空军方面倒是传出了要建设一支以喷气式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为主要武器的新型部队,从空军装备上全面领先盟国空军……”

    “美国佬还真能忍得住?”

    “不知道,至少到现在为止,美国方面还没有派出访华流团的意思,大概是他们已经能自主研究出包括喷气式发动机在内的一系列先进军事技术”

    袁志国并不是做情报这份工作的,他能得知德国喷气式战斗机与美国外专机对弈之事,也是因为需要做中德两国海军流报告而要得到军情局资料上的助,所以才听说到了这么一个美德两国之间的外博弈,德国空军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来的高调也的确让人有些难以置信,原本很多人还以为美国加入了同盟国以后,作为协约国重要员的德国会有所忌惮,可德国空军的示威之举,倒还真是让军情局的那人才大失所望。

    此次外事件,看似对共和国海军而言毫无任何,不过袁志国之所以要在此次会议上提出来,其意思自然是很明显,作为共和国海军一员的他显然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级别虽高、但讨论内容并不太重要的会议上,身为少校的他还是有那个分量提出自己的意见,将德美两国外博弈之事以“讲解趣闻”的方式说出来,其实就是在表达他自己的意见。

    什么意见?袁志国相信在座的所有人都已经很清楚,尤其是海军部部、海军总司令陈绍宽上将,袁志国相信他已经从刚才的“趣闻”中读出那么一丝信息,那就是如今的纳粹德国已经不再是当年被迫签署凡尔赛合约的德国了,狡猾的希特勒率领着德国国社会主义党经过多年的拼搏与侵略,已经把德国俨然建设为了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工业强国、军事强国,德国空军能与美国外专机叫板,正是因为实力强大的缘故,换而言之,如今的德国根本不惧怕美利坚。

    美利坚合众国的实力如何,世人自然再清楚不过了。华尔街金融危机以来,隐藏在柯立芝泡沫繁荣之下的美利坚,彻底向世人暴了它那脆弱的繁荣是多么的可笑,以亚美集团为代表的共和国跨国企业助推世界了电气化工业时代,汽车、轮船、飞机、电话、电等为电气化工业时代的主要产品,但在这些个行业里,由于任凭市场经济发展的美利坚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以至于电气化工业的主要龙头行业,都让共和国把全球市场份额给抢光了。

    亚美集团、吉安集团、建设集团、中航工业、中船重工、海尔集团、康佳集团等等,一个个共和国的全球经营大企业牢牢的霸占住了全球电气化市场主要领域,柯立芝繁荣是美国房地产经济繁荣,依靠土地转让、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出售等所建立起来的繁荣经济不断,让金融市场也为之,结果华尔街金融危机一,美利坚在电气化工业时代里止步不前的状况立马暴了出来,情急之下的美国政不得不高筑贸易壁垒,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更是从教育xx、市场调控、资助科研等等方面来支持美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但是,罗斯福的新政取得效果的速度很明显没有共和国发展的速度快,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美利坚空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头衔被共和国笑嘻嘻的夺去,自己却沦为了一个工业二流的国,在工业制造领域里,甚至不如和共和国有了两次技术贸易的德国,在这个已经不是要依靠人多力量大、以刀枪棍棒来作战的时代里,试问纳粹德国何须惧怕美利坚?德国空军敢挑衅般的向美国外专机示威而美国方面只能沉默,也恰好验证了一句话——“弱国无外”

    虽然美利坚并不弱,但德国空军的举动也的确昭示着他们的强大,这一点不光是以前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被他们欺负得只有被迫准备本土防御就体现完全的,共和情局已经获悉了德国政和军方准备研究核武器方面的事情,虽然已经在核物理方面取得一系列功的共和国清楚,德国要把核武器从理论研究变实战武器,至少需要两三年甚至更时间,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德国,还能为共和国的贸易伙伴吗?共和国好需要不断出售先进技术来助涨这个国的侵略能力吗?

    一旦英国沦陷,德国会对非洲甚至苏联下手,不断扩张的德国将很有可能为不可撼动的世界第一强国,共和国好不容易发展起来,有了竞争为世界第一强国,建立以共和国为核心的新世界秩序的可能,其国战略目的实现的关键就在于要让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苏联、意大利等传统西方大国也就是资本主义列强,经过第一次世界的削弱后,再让第二次世界折腾一番,潜心发展的共和国真正为世界第一强国将为必然,建立以共和国为主导的“联合国体系”都不是困难。

    所以,共和国就需要通过军事贸易来维持战双方的平衡,就像去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发起第一年,实力强大的德意志不可抑制的快速将势力范围扩大,与苏联瓜分兰、侵入挪威、横扫西欧,德国强大的实力和西欧国的弱实力的确出乎了共和国的意料,像荷兰这个国,在第八届xx珠海国际航展上,荷兰还为了加强国防订购了很多的武器,并且在xx防务出口公司的安排下,还特别允许他们订购了一些先进设备,但谁也没想到荷兰竟然在德国的铁蹄之下如此不禁打,亡国的速度甚至比共和国付军事装备的速度还要快。

    更为严峻的是,咄咄人的德国竟然要准备一举覆灭英国,德国海军作战舰队也不负德国人民、政和陆空军的希望,几乎把英国皇海军本土舰队打得半残,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只要德国海军再进一步,彻底消灭掉英国皇海军本土舰队,让德国心准备的渡海作战顺利实施开来,共和国有理由相信,一旦德国陆军顺利登陆英伦三岛,那么曾今的日不落帝国肯定扛不住德国陆军的打击,大英帝国灭亡的可能大增。

    关键之时,并不笨的英国领导人早就看到了这些令人担忧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国战略目标的共和国自然也就不惜本的准备助英国了,从快速调集物资到筹备运输船只,从调集海军护航舰队到快速组织物资运输,中英贸易和国政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生怕晚了一步,英国人就亡国了。

    现在好了,欺负英国根本不问题的德国,遭遇到了美利坚这么一个新敌人,自知困难的德国又找上来,让共和国再助他们一次,助他们增实力战胜美英两国,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共和国还会像以往两次一样吗?

    陈绍宽不知道共和国会不会与德国展开盛况空前的第三次技术贸易,他只知道德国人想要观摩共和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是不绝对可能的,而他能够给袁志国少校的建议就是——“拿德国海军自己的冒险,来挑战共和国的底线”。。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节请到阅读,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